这是一个网上文化杂志



艺术之变-谁将引领中国艺术的新方向

作家: 艾丽娅.比尔格拉米 - 发表于: 2013年04月14日 | ENG (English)

艺术之变-谁将引领中国艺术的新方向

孙原/彭禹作品 照片:琳达.尼林德

伦敦一直充斥着令人振奋的各种现当代艺术展,我期待此次秋季之旅能看到一些原汁原味的作品。Hayward一直是我的最爱并且我有幸赶上中国艺术品的展览。老实说,我对当代中国艺术并不十分了解,我在中央圣马丁学院学习的时候曾与一些中国同学关于这方面有过一些交流,但是Hayward展出的艺术品让人出乎意料,给了我关于中国艺术全新的印象。

对我而言,它第一眼看上去与其他欧洲艺术展没什么两样,并没有特别的说明表示这是来自中国的艺术品。观众只是从展览的名称和强调展品来自中国的宣传册上得知是中国艺术品展。展品大部分都是互动式的,有大型雕塑、视频和表演,都是1993年至今创作的。Hayward展出的9位艺术家展示了生命无常和通过这种无常体现的生长、变化和转化的可能性。

进一步观察斯蒂芬妮.罗森塔尔策划的展览作品,调和束缚和政治争斗。作品全球化当代艺术视野下,又符合东方哲学“变通”的主要思想,并强调其重要性。

中国经历了变革性的转变,也影响的它的艺术和文化,我们从展览中便能清楚地看到这种变化。强调过程也许是这个展览最为吸引人的方面。中国艺术家从自己生活的环境出发,创作稍纵即逝的作品——他们并不怕再次从头开始。看起来这些给予了他们难以置信的灵感,现在许多艺术家包括我自己都缺乏这种精神。艺术不仅是创作一幅美丽的图画或是完成一个“作品”最终用于展示,艺术是关于如何创作、探索和创新尝试的过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艺术家们开始创作时尚的和创新的艺术作品,因而有些偏离传统中国艺术的道路。我无法定论其好坏,但至少这对今天中国的活力是有推动的。

通过近距离观赏,人们可以看到构成现代中国的许多对立。观众的认知受到在很多方面受到了挑战,人们必须与作品进行互动交流,成为过程的一部分,抛去原有的先入之见。我们的心理预期完全被颠覆。

陈箴-《净化室》(2000,2012)照片:琳达.尼林德

陈箴的作品最为引人入胜,你站在那儿想着如何用黏土涂满整个房间。在《净化室》(2000/2012)等作品中所有的东西在使用之后都用自然材料净化过;“升华俗世的灵魂,在事物行将灭亡之际激起新生的向往。”陈箴成长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经历过改革开放。25岁时他被诊断为患有血液疾病,只能再活五年。他现在一直活到了45岁,不过从他自己的经历出发,他的作品是对人世间的评注。他所用的水、土、灰等都是构成事物的原料和本质,而且事物在社会流转一圈后复归尘土。”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绝对是当代的,不过,陈箴的作品融合了传统的对于生命无常东方佛学思想和西方哲学理念,也许是因为他曾长期在巴黎生活的缘故。

展览中另外一个展示东方哲学的艺术家是梁绍基,他主要是展示的道家思想。他的作品灵感源于自然,以春蚕来诠释生命轮回。他关于蚕的作品关注在变化环境中生长和适应的需要,作为在这个工艺化和物质化世界存活的手段。这也许是因为他的家乡在中国南方农村,他可以在那儿冥想。

Hayward展出的年轻艺术家徐震的作品中充满了全球化和消费者社会的影响因素,徐震成长于中国经济开始迅速腾飞的时代。在《只要一瞬间》(2005/2012)里观众似乎看到一个人悬浮在半空中。也许这是提醒我们的缺陷和不足,哪里有起来,哪里就有跌倒。他作品最出色的方面在于他通过艺术促使观众,他通过战争、政治等提出关于窥阴癖和人类剥削等严肃问题。

徐震-《饥饿的苏丹》(2008)

这在名为《苏丹饥荒》的作品中更为明显。艺术家说:“它是质疑道德的本质;人们要选择自己的立场。”重现了凯文.卡特1993年获得普利策奖的照片,一支秃鹰正在沙漠中等待一个奄奄一息的小女孩断气,视频对于是与非提出了严肃的思考。徐震的此处想表达的是,人们经常做自己所谴责的事情,他通过一个社会实验证实了这种虚伪。当观众和媒体第一次在北京长征空间看到展出时徐震观察了他们的反应,他们首先是感到震撼和惊骇,然后去拍照在博客上写展评。小孩来自于几内亚一个移民家庭,现居广州,作者支付酬劳由他妈妈看管。这个版本里的秃鹰是已经喂饱的。他证实了自己的想法。

2009年,徐震成立Madein创作公司,为了担任CEO停止了作为个体艺术家的生涯。公司制作的作品需要艺术家、技术工人和协调人一起合作,作品也在展览中展出。公司的目标与徐震之前的个人追求相似:创造残缺的现实,挑战对现实、价值和信仰的看法。

展览中其他艺术家有段英梅、孙原、彭禹、汪建伟和顾德新等。所有的展览都很能抓住人心,有些引人深思,有些隐身了审查制度,其他如展览标题所示,直接唤起了对变革的需要,成功地创建了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

作者向Hayward导游萨马尔.费萨尔.齐亚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