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网上文化杂志



马克·力文的中国生活

作家: 据人民日报 - 发表于: 2018å¹´08月15æ—¥ | ENG (English)

马克·力文的中国生活

午后,中国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的家属区内传出了悠扬的吉他弹唱声。典型的美国乡村音乐曲调,一口纯正的美式发音,但唱的却是中国农民热爱共产党的故事。

这悦耳的歌声来自一位名叫马克·åŠ›æ–‡çš„老人。与寻常外国老人不同的是,他身上有着三重有趣的身份:用美国乡村音乐唱响中国农村颂歌的歌手、将自己对中国的一往情深倾注于书中的作家以及深受学生喜欢的中央民族大学美籍英语教授。

马克身着红色的唐装,戴着绣有他中文名字“马克·åŠ›æ–‡”的红帽子,满脸的银色大胡子,加之热情的笑容,像极了一个圣诞老人。他居住的屋子不大,却随处可见中国韵味的物品。墙壁上挂了中国字画和京剧脸谱,房间一角还放了古筝。书桌的一角,放着一个相框,照片中马克抱着吉他在舞台上弹唱,台下的观众拍手叫好。

那是2009年9月,马克参加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星光大道》。在舞台上,他唱响中国农村题材的原创歌曲,赢得了满堂喝彩。

在众多头衔中,马克最喜欢的便是“歌手”这一身份。他9岁开始弹吉他,从小练习美国乡村音乐,至今已有60年的光景。

在美国,马克总是弹唱别人的歌曲,迟迟没有创作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抵达中国后,各地品种繁多的美食、农村热闹非凡的春节、农民教唱的红歌……这些中国的美好印象无意间开启了马克的创作之路,灵感如喷涌的火山岩浆,他以中国农村为题材接连创作了多首音乐作品。

2018年春节,马克又去好朋友傅涵的老家湖北农村过春节了。这已经是马克第3次去农村过年了。回忆起过去在农村度过的春节美好时光,拨动了马克的心弦,说话间一曲《傅家迎春》自然地吟唱于口中:“屋前江南梯田层层,屋后大树片片。窗外寒冬腊月,屋内温情满满。家人一起过新年。”

马克的书架中陈列着“三件宝贝”,这是他最喜爱的三本书籍:一本英文版本的《毛主席语录》,一本《红星照耀中国》和一期1977年《人民画报》纪念周恩来特刊。这也是当年,这位社会学博士跨越重洋远赴中国时选择与他一同前行的三本书。

2005年,马克·åŠ›æ–‡è¸ä¸Šä¸­å›½å¤§åœ°ï¼Œæ¥åˆ°æ±Ÿè‹æ·®å®‰ã€‚选择淮安,只为一个朴素的理由:“这是周总理的故乡。”

对“红色中国”的向往促成了马克与中国的相遇,来到这一方土地后,五千年华夏文化令马克更渴望了解中国。在马克看来,在中国生活的这些年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为了让更多外国人更好地认识中国,马克将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编撰成书,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2015年,马克出版了《我的中国故事》一书。在书中,马克记录了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如何在不会说中文的情况下考取中国驾照、在中式婚礼上受到怎样“å°Šè´µ”的待遇、遇到的形形色色奇怪的中国食物、如何偶然成为电影临时演员……一个个生动故事跃然纸上。

马克的书出版后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不少读者来信说自己被书中描述的中国深深吸引。一位名叫塔玛拉的美国读者这样写道,“您在书中展现的中国,令我大开眼界,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到中国去!”

2007年马克选择到中央民族大学任教。在马克看来,中央民族大学汇聚了中国多民族的学生,在这里,他可以真正明白何为多元文化。

“在这儿教书的这几年,我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马克说。当马克遍游中国时,来自各地的各民族学生便成了他的向导,热情大方地为他介绍当地的历史、人情和风物。

今年是马克·åŠ›æ–‡æ¥åˆ°ä¸­å›½çš„第13年。他会骑着共享单车游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会使用支付宝快捷方便地付账,会在紫竹院公园和北京大爷们一起抖空竹,也会背着吉他唱游中国……这个美国人已经切切实实融入中国的生活节奏,感受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参议员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 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 在 1947 年 10 月 27 日印度占领克什米尔黑色日发表的视频致辞,当时印度军队非法强行占领克什米尔,并声称拥有一份欺诈性的“加入书”,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拉斯泰尔·兰姆 阿拉斯泰尔·兰姆 记录的这一文书根本不存在!克什米尔和巴勒斯坦是非法占领和持续抵抗镇压的例子!克什米尔和巴勒斯坦有很多共同点:都遭受外国列强的残酷军事占领;都面临本土的、民众的、自发的、广泛的抵抗和起义;都违反尚未执行的联合国决议;都两国都见证了人口平衡的试图改变,都面临着将强奸作为战争武器的情况,都证明了西方列强在人权和基本权利方面的双重标准和虚伪性,而且这两场冲突都含有种族主义和在南亚和中东这两个地区,尽管持久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仍然难以实现,但在这些问题按照民众愿望得到解决之前,仇视伊斯兰教的现象仍然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