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萨尼亚·艾哈迈德汗 (翻译:裴道芳) - 发表于: 2019年11月20日 | ENG (English)
由阿萨德·法鲁齐和吉塔·甘德比尔共同执导的巴基斯坦纪录片 — 《信仰》,荣获本年度“政治和政府类杰出纪录片”艾美奖。《信仰》于2018年3月在美国举行发布会,上周末在“二层艺术厅”(简称T2F)举办的“巡回纪录片电影节”上首映。
“巡回纪录片电影节”是由巴基斯坦纪录片协会(简称DAP)发起的一项活动。活动的组织者计划前往11个城市巡回放映国产优秀纪录片,卡拉奇是此次活动的第一站。纪录片协会(DAP)的创始人哈娅·法蒂玛·伊克巴尔和法哈德·纳维德,为此次巡回展准备了6部优秀的电影,每一部电影都发人深省。纪录片协会的目的,是通过此次电影节把获得国际奖项的巴基斯坦优秀电影呈现给本国观众。
《信仰》于2017年开机拍摄,摄制组跟踪拍摄了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简称KPK)拆弹部队(简称BDU)的真实事迹。电影大部分场景是在白沙瓦拍摄的,那里是拆弹部队(BDU)的总部所在地。电影一开场,第一幕就给观众展现了一副混乱的场面。报道说,有人声称他在商场某个购物区安放了炸弹。购物的顾客和周围的行人被紧急疏散,一名拆弹技术人员走近一个旧书包。拆弹战士甚至来不及向上级汇报,他身上也几乎没有任何安全保护设备。
场景切换到2013年,镜头前是一名群众,正在讲述市场爆炸时的恐怖情景。画面十分暴力血腥,观众会感觉很难受和不舒服。但这并不是影片要表现的重点,重点是画面呈现的现场完全是当时的真实场景记录,没有采取任何电影特效。
“911”事件后,巴基斯坦允许美国人进入其国土和领空进行所谓的反恐战争,开伯尔省因此成为巴基斯坦遭受恐怖袭击最多的地区。这部纪录片还放映了2010年初发生的恐袭新闻视频。
纪录片协会(DAP)创始人哈娅·法蒂玛·伊克巴尔介绍说,阿萨德·法鲁齐导演带领的摄制组跟踪拍摄了拆弹部队(BDU)技术人员在部队总部、在训练场,甚至在家中的真实情景。部队指挥官沙夫卡特·马利克在影片中是第一个出场的人物角色,影片呈现了他在一个偏僻的村子里调查小型简易爆炸装置的破坏力的情景。
电影中有一个小细节,镜头中马利克捡起爆炸装置的碎片,从碎片中发现了制造工厂的代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马利克十分专业。另一个场景是他仔细检查恐怖分子使用的武器弹药和一件自杀式夹克时,意识到恐怖分子拥有如此先进的武器,马利克感到非常震惊。
观众可能会对拆弹部队(BDU)的另一名军官伊纳亚图拉·泰格汗产生出最大的同情。这位年轻人勇敢无畏,大家都爱称他为“老虎”。泰格被派往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一个与世隔绝的山谷里,他的任务是督导新入伍的拆弹兵。在这个普什图部落居住的偏远山区,地形崎岖,环境险恶,几乎无人能翻越。
在纪录片结尾,注意的焦点从战地行动切换到战士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上。他们装备简陋,人手不足,但却时刻要冒着生命危险。战士们很多来自极端贫穷的家庭,是他们家庭唯一的顶梁柱。在拆弹部队服役时期,“老虎”成功拆除销毁了7000多枚爆炸装置。在工作中,他失去了一条腿,胳膊也受过伤,这些都给他身体上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拆弹部队的很多士兵也因亲历和目睹那些暴力事件而患上精神创伤症。
正是通过像巡回纪录片电影节这样的活动,以及这些精彩的故事,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纪录片极大地鼓舞和深深感动了电影观众。今后应该多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公众都能观看到这些优秀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