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文/单德启 - 发表于: 2014年11月25日 | ENG (English)
徽州山明水秀、风景如画。民居建筑充分适应和发挥了这里的山水特色。徽州的村落注重整体规划,选址巧妙,讲求风水,结构完整。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水乡宏村。
宏村位于徽州六县之一的黟县。黟县始建于秦(前221一前206),与相邻的歙县同为秦始皇设置的中国第一批县治,距今已有2200多年了。黟县地处黄山西南,境内层峦叠嶂,溪涧回流,因为交通封闭,至今仍然保留了大量完整的民居集落、明清民居3000余栋。
宏村位于黟县北部,北负雷岗、南抱羊栈河,正体现了风水中的“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要求。宏村最具特色的就是遍布全村的人工水系。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而村中水系的大规模建设则在明初永乐年间(1403—1424)。当时将村溪引入村内,开凿百丈水圳,九曲十弯流过家家户户的门前院中,最后汇聚于同时开凿的村落中心宗祠前的半月形池塘——“月沼”。150年后在村南又开凿了百余亩的大池塘——南湖。此后4(10年至今,宏村仍然保留着这个完整的水系格局,至今还为村民日常所使用。
水系的入口在村西北的略高处。水闸是水圳的入口,也是全村水系之首。在此筑石成坝、设闸抬水,成为该村八景之一的“石碣潆波”。
水圳宽约60厘米、深约1米,从西北曲曲折折在村内沿巷穿行,流向东南。水流清澈,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水系最后流入月沼。月沼北直南弯、形如半月,位于汪氏宗祠的正南门外。整个水系有如全村的[[1=L脉,活跃了整个村落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水系一方面提供
了浣洗、消防、排水、调节温度和湿度等功能,另一方面连同村中的石板路、园林院落、广场门楼一起,成为变化丰富的特色景观,为村民提供了休憩、交往的公共 空间。漫步宏村,潺潺流水映出斑驳的白墙黑瓦、青山蓝天,古朴的石板路连接着一个个深宅大院、亭台楼阁;村南的南湖更是春柳夏荷、秋红冬雪,四季风光各尽 其妙。水系不光连接各家门前,还被引入庭院,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型水庭院,给一个个家宅带来了大自然的灵气。
水口一水圳一月沼一南湖,还有每一家的水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系。水成为整个村落的灵魂,使整个聚落的环境——街巷、建筑、景观以及居民的生活、文化、休闲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启示着人可以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人保护自然也利用自然,大自然不光是人类改造和利用的对象,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