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杜什卡· H·赛义德 - 发表于: 2015年11月04日 | ENG (English)
该话剧一开始就给人一种笼罩在黑暗中的末日来临的感觉,除了跟家人告别的士兵们有聚光灯照耀外,舞台上一篇漆黑。该剧还通过士兵的家信来倒叙贯穿全剧。一位已经失去了两个儿子的母亲正在送第三个儿子去这个前线哨口。
该剧逐渐显示出它的海拔两万英尺的冰山覆盖的雪域高原,士兵们正在上面用板球棒跟看不见的敌人竞争。
板球似乎已经成了印巴关系的象征和隐喻,它煽动战争和原始情愫,这使得英格兰和澳大利亚之争显得像是孩子们的游戏而已。
当士 兵们在雪域高原上面临单调的生活,缺乏水和粮食等资源,日常生活异常困难,并且思想之情日切时,马克苏的的俏皮话让观众耳目一新。一位士兵反思道,由于陆 军正在忙于对恐怖分子进行军事行动,并且占领了许多注入锡亚琴等要塞区域,危险的是,万一有军事政变,那么海军就不得不接管政权了。观众对这一观点笑得前 仰后合,想象着小小的海军部队试图掌管巴基斯坦政权的情形。
当亚西尔·侯赛因扮演的印度士兵出现时,观众席中一片哗然。他扮演的印度士兵迷 失了道路,跑到了巴基斯坦边界这边。 亚西尔不仅仅是《锡亚琴》这部剧的台柱,而且他扮演的比哈里士兵的角色非常的敏感到位。这位印度士兵其实也是人,他只是想要活命。但是这里面也夹杂了马克 苏的独特幽默:当印度士兵被问及谁是巴基斯坦总理时,印度士兵回答道,冕·默罕默德·拉西里·谢里夫。
《锡亚琴》讲述的是巴基斯坦士兵面临 的生命的艰辛,寂寞和单调 ,卡在一个不毛之地,在那里连时间都是静止的。铐皮卡特制作公司再一次表现出色,连业余演员们也都表现的不错。安瓦尔·马克苏的德以锡亚琴雪域为背景展示 了两军对持有多么荒谬,他做到了与人力和 财力不成比例的卓越工作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