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艾扎.阿扎姆 - 发表于: 2012年12月12日 | ENG (English)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声称已成功收购富饶的中国东海上五个争议岛屿中的三个小岛,这些岛一直宣称被日本私人拥有。钓鱼岛、南小岛和北小岛(日本称之为尖阁诸岛)是八个无人小岛构成的岛链上的一部分,散布在7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处在中国大陆之东和日本冲绳西南方向。
声明一经发出引起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迅速而一致的反应。抗议浪潮席卷中国数个城市,市民们谴责日本的非法行径,要求日方在争议地区尊重中国主权。中国公民赴日旅游被取消;中国拒绝出席在日本举办的国际会议;数场庆祝双边关系正常化40周年的活动被取消;日本出口到中国的产品遭到抵制。中国国务院信息办公室发表了题为《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援引了许多支持中国主权要求的历史事实和法律文件,宣布日本的声明是没有根据的,违背了历史事实和国际法则;其中特别重点重申了中国维护领土完整和岛屿主权的决心。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发布了岛屿领海基线,完成了国际法定认证程序。
日本政府发表了回应,拒绝承认中国提出的地质、地理和历史依据,认为在国际法的框架下这都是无效的。它重提了日本内阁政府1895年1月14日宣布钓鱼岛等岛屿正式并入日本领土的决定,并强调这是在对岛屿进行十年的考察研究后做出的,确信这些岛屿属于无主岛,也没有清朝管辖的印记。它还宣称中国19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都没有对这些岛屿提出主权要求,后来随着中国东海大陆架上发现了潜在的油气资源后问题才浮现出来。
中国市民在抗议 |
冲突在接下来的几周内进一步升温。中国冒着与巡视该水域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冲突的风险派出了海监船前往钓鱼岛水域。十月中旬,日本海上自卫队通过日本海上力量的大规模演习来纪念海上自卫队成立60周年。大约40艘舰艇,包括用于两栖登陆的驱逐舰、气垫船以及常规动力潜艇;30架飞机参与了在东京南部水域举行的大规模海上军事演习。联合参加演习的还有美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军舰。随后同一周内中国在中国东海举行了海上军事演习,包括11艘舰艇和8架飞架。中国政府新闻机构新华社报道称海军和民用海洋部门参加的演习旨在“迅速应对突发事件,保卫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回顾中日钓鱼岛争议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事件的复杂性。中国自1985年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以后,两国签署了《马关条约》。根据条约内容,中国将领土中所有岛屿的控制权割让给日本,包括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中国认为钓鱼诸岛属于台湾附属岛屿。然而,日本认为这些岛屿并不构成台湾岛的或是其他任何中国被割让岛屿的一部分,因此日本1985年才决定将这些岛屿并入日本领土。双方对立的立场在随后的发展中便产生了对上述岛屿的主权争议。
总统奥巴马在东亚峰会上 |
1943年开罗会议,中国、英国和美国共同发表了《开罗宣言》,其中明确规定中国割让给日本的领土,包括台湾在内,应还给中国。1945年《波茨坦公告》重申了上述规定。1951年日本与同盟国签订《旧金山和约》,日本宣称放弃大量领土要求,包括台湾。协约还规定,日本的部分领土由美国托管。协约1952年4月28日生效之后,日本与中国单独签订了一个和约,同年8月5日生效,协约证实日本依照上年和约内容放弃所涉领土。1953年,管理美国托管领土的美国民政当局将管辖权延伸到原来规定的范围之外,涵盖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这一做法从未被中国承认过。1971年冲绳归还协议中,美国将自己管辖的所有地方都交给了日本。
总言之,中国坚持的立场是钓鱼诸岛包含在1951和1952年和约规定日本应归还的领土里面,不包含在美国托管和后面移交的领土里面;并且,对中国而言,中国对钓鱼诸岛的完整领土主权是不容置疑的。与此相反,日本则辩称钓鱼诸岛从来都不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85年划归日本版图之前都是无人居住的无主岛,在美国托管时期也是如此,后来1971年又归还了日本。
自19世纪70年代早期以来的几十年间,中日两国都同意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大局出发,搁置争议,所以期间虽然偶有些小摩擦,但对双边关系影响不大。现在问题突出是因为争议地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岛屿周围未开发海域已探明或未勘探的资源储量中蕴含了6000万至1亿桶石油和1-2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
争端爆发后,美国一直呼吁和平解决争端,谨防事件升级,将地区安全和稳定提上日程,并在区域论坛中提出这个问题,寻求多边解决方案。美国因其与日本的美日安保条约被绑在了争端一侧,在日本遭受军事袭击的时候美国有义务向其提供保护。美国政府一再重申不插手争端。然而,在接下来的数月中,华盛顿最近一份意在与日本重新修订防务合作方针的声明被许多人认为是变相支持美国选择的一方。
争端不太可能升级成军事冲突,理由如下:它对地区稳定和安全都是潜在的威胁,两国国内政治和经济考量以及经济的相互依赖都是排除选择动武的因素。两国对峙一经爆发,将会对本地区及周边地区产生深远的政治、战略和经济影响。
这些因素和钓鱼岛争端必须放在美国染指亚太地区的背景下来考察。2011年11月美国外交政策中有一条,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写着未来十年美国政策的主要任务是“钳制亚太地区在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的增长投入”。太平洋上美国开始展现军事力量。虽然五角大楼发表声明否认其对中国遏制战略的企图,美国当局与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泰国和菲律宾重启军事同盟,并寻求与印度、越南、新西兰建立起类似关系。这些动作使人想起冷战时期的结盟与斗争。美国在亚太地区日益临近的脚步以及在某些地区国家产生的反应让美国的用心昭然若揭。
钓鱼岛争端和中日双边关系的随后变冷对日本的经济增长也有影响。日本经济2012年三季度收缩,经济专家预测趋势将会持续。中日双边贸易超过3400亿美元,中国持续抵制日货对日本经济有严重影响。
事件走向以及如何解决仍需观察,中国和日本发现自己都无法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临时性解决方案。双方都不愿在宣称是领土完整的问题上退让,因此没有人会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