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网上文化杂志



伊本•英沙:到中国去走一走看一看

作家: 马努尔·法蒂玛 (翻译:裴道芳) - 发表于: 2020年07月01日 | ENG (English)

(左起)伊本•英沙、阿什法克•艾哈迈德、穆尼尔•尼亚齐和阿•哈米德

谈到用乌尔都语创作幽默而风趣的文学作品时,读者一定会想到伊本•英沙,他被誉为那一代最优秀的乌尔都语作家之一。英沙于1927年出生于皮拉尔(Pillaur)(今印度贾伦杜尔(Jalundur)),原名谢尔·穆罕默德汗(Sher Muhammad Khan)。印巴分治后他搬到卡拉奇定居,并继续在那里从事写作,直至1978年去世。英沙不仅创作诗歌、散文而且还为报纸专栏撰稿。他的语言文字活泼、风趣,浅显易懂却很有见地、思想深刻。

英沙最为人熟知的当数他写的游记。他曾在联合国工作过,这份工作给了他很多访问世界其它国家的机会,这段经历也为他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文字不仅让读者发出会心的笑,而且还能让读者从中获得知识,了解许多他曾到访的那些地区的历史、风俗和问题。

《要走出去看世界,就应该去中国》——这是英莎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写的一本关于他到访中国的书。在三个星期的行程里,他去了武汉、苏州和广州,还去了上海和北京(当时的英文名称仍然是Peking)。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巴中关系也同样如此。

《要走出去看世界,就应该去中国》的封面

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苏两国冷战的国际形势下,第三世界国家希望有自己独立的国际地位和身份。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朝着成为超级大国的方向而崛起。中国在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社会形态的基础上,正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那时候的中国才刚刚打开国门,开始对外国游客开放。

英沙在这本书中谈到了在巴基斯坦生活和工作的中国人,也谈到了在中国工作和居住的巴基斯坦人。这些表明在20世纪60年代巴中两国之间就已经建立起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20世纪60年代的上海

由于英沙也信仰共产主义,所以中国在他的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对中国的发展速度他感到惊讶,对于在中国感受到的“国爱民”和“民爱国”的精神,他印象非常深刻。访问结束后,他还将几首中国诗歌翻译成了乌尔都语。

20世纪60年代的北京故宫博物院

当时的中国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特别是与西方国家的互动还非常有限。中国的某些风俗习惯与世界其他地方并不完全相同。从表达他不想一直喝热茶之类的简单的事情或想法,到更复杂的阶级斗争思想,对于英沙来说,都是很难完全理解和很难预测的。语言障碍意味着中国老百姓对英沙说的话,他们表达的思想和想法,可能都没有被他完全理解。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上海饭店

喜剧源于彼此的误解,或是双方信息的缺乏。比如,英沙就曾因为一个24岁的北京大学乌尔都语系的学生说得一口很流利的乌尔都语,而送给了那个学生一本儿童读物作为礼物。

但是诗歌成功地把英沙和他的中国朋友们联系在一起,他翻译的中国当时流行的诗歌,受到了中国人的高度赞赏。在武汉的一次聚会上,翻译正在给英莎讲述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英莎的灵感瞬间被激发了,他当场即兴用乌尔都语创作了一首诗。英沙发现,无论是在故事主题、情节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感受上,汉语和乌尔都语这两者之间都存在着一些有意义的联系。

广州的怀圣寺,由萨德伊本•阿比•瓦卡斯修建,英沙在访中期间曾参观过该清真寺

英沙智商极高,而且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用笔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不同于他想象中的世界,以及这个世界和他互动的情景。在游记中,他还提到了第一批到中国旅行的著名探险家伊本·巴图塔(Ibn-e-Battuta)和马可·波罗的一些趣事。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及其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伊本•英沙的作品仍然不失为对中国精彩的介绍和描述。很显然,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史给英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巴中两国之间建立起来的文化联系,必将对两国人民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参议员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 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 在 1947 年 10 月 27 日印度占领克什米尔黑色日发表的视频致辞,当时印度军队非法强行占领克什米尔,并声称拥有一份欺诈性的“加入书”,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拉斯泰尔·兰姆 阿拉斯泰尔·兰姆 记录的这一文书根本不存在!克什米尔和巴勒斯坦是非法占领和持续抵抗镇压的例子!克什米尔和巴勒斯坦有很多共同点:都遭受外国列强的残酷军事占领;都面临本土的、民众的、自发的、广泛的抵抗和起义;都违反尚未执行的联合国决议;都两国都见证了人口平衡的试图改变,都面临着将强奸作为战争武器的情况,都证明了西方列强在人权和基本权利方面的双重标准和虚伪性,而且这两场冲突都含有种族主义和在南亚和中东这两个地区,尽管持久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仍然难以实现,但在这些问题按照民众愿望得到解决之前,仇视伊斯兰教的现象仍然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