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姚丹 - 发表于: 2012年7月30日 | ENG (English)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中国山东邹县东南)人,他曾受业于孔子嫡孙子思的门人,其学说上承孔子并发扬光大。孟子对于自己身处时代“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的状况深感忧心,于是他称述上古尧舜之德,以仁义为天下根本。先是在家设教,孟子曾言“君子有三乐”,其一即“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后来又游历各国,见过齐宣王、梁惠王,但因为整个战国时代的情势是“用兵争强,以相侵夺”,君王在意的是权谋之术,所以孟子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很难为各国统治者所采纳,反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孟子》一书,有孟子自己撰述的,也有其门徒的记述,总体风格比较一致,文章辞锋锐利、辩才滔滔。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皆善,人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的本性既是善的,那么对人的管理就是引导他把人性中的善给发挥出来,为政者不要阻塞了人的善性。“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白谓不能者,自贼者也。”人把自己的自然本性发扬出来,就能和家人和睦相处,进而和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
作为散文来看,《孟子》与《论语》的简净不同,虽然文章也是对话体,但往往是长篇大论,论辩皆经过精心构思,文章风格气盛辞严,辩士色彩明显。孟子曾自嘲地说:“余岂好辩哉,余不得已也。”为了宣扬行王道,他在论辩中不厌其烦地反复申说自己的主张。《孟子》第一篇《梁惠王》的第一章,是为全篇甚至全书奠定基调的,而这一章,就是以论辩开始的。孟子见到梁惠王,梁惠王问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开口就打听“利”。梁惠王的所谓“利”就是于梁国有利的富国强兵之“利”,而孟子要强调的是“仁义”,于是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接着以排比的方式假设,如果梁王关心的是“何以利吾国”,那么,大夫关心的就是“何以利吾家”,士庶人关心的就是“何以利吾身”,各自关心的是最切身的利益,那么就有可能“上下交争利”,即上下互相从对方那里去取得利益,“而国危矣”。梁惠王才开口问了孟子一句“利”,孟子就以数句对之而宣扬白己的“仁义”之说,这是以排比、连续的气势说服对方的努力。另外,他也采用问答体,颇有点苏格拉底式的智慧。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像“五十步笑百步”、 “揠苗助长”等都成为人所共知的成语。
故事: 孟子见梁惠王
在战争频繁的战国中期,孟子见梁惠王是为了实现理想进行的一次努力。孟子进魏都大梁城劝说梁惠王施行仁政,梁惠王身为当时最强大的魏国国君,一见面就被孟子批评一顿。
孟子事后也感觉到自己语言唐突,但没办法,如今乱世,如果不快刀斩乱麻,难以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于是,接连两天孟子都按时到朝堂下等候,但被侍卫告知:魏王不适,在后宫休息。
这一早,孟子打听到梁惠王在花园赏景,于是不顾侍卫的阻拦闯了进来。梁惠王这两天虽说散心,但也时时刻刻在想孟夫子的话。所以,当他远远望见孟子向这边走来,梁惠王就只顾自地环顾着远处的湖光山色,而且一边欣赏,一边满意地吟几句《诗经》。待孟子在身后站定施过礼后,梁惠王问道:“夫子,你们这些不说利只讲义的贤人先生们也都以观赏这样的园林风景、珍禽异兽为乐吗?”
孟子深深地施了一个礼,回答:“大王,正是因为贤人,才能以此为乐;不贤的人即便拥有了这些东西,也不能够感觉到快乐的。”“嗯?”梁惠王很意外,不过他知道这孟夫子下面一定还有话,就只好顺水说:“老先生讲讲?”
“大王,周文王当年开始规划造灵台时,仔细营造巧妙安排,天下的老百姓都来干活,没几天就建成了。文王游历灵园,看到母鹿伏在深草丛中,母鹿肥大皮毛光滑,白鸟羽毛丰满洁净;文王有观看了灵沼,池塘里的鱼儿欢蹦乱跳。周文王虽然利用了老百姓的劳力来建造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把那个台称作‘灵台’,把那个池称作‘灵沼’,而且以那里面有珍禽异兽、鱼鳖成群为快乐。像文王这样的君王能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享受快乐。”
“相反,《汤誓》里记载:商汤王讨伐夏桀的誓师词,昔日夏桀自称和太阳一样永久,而百姓发誓说:‘你这个太阳啊何时灭亡,我要和你同归于尽!’老百姓恨不得和他同归于尽,虽然夏桀也拥有高台深池、珍禽异兽,难道他能独自享受到快乐吗?”听着孟子滔滔不绝的引经据典,梁惠王只感到头皮发麻、后背发凉。原想奚落他一番,不想这聪明人装起糊涂来仍然不改本色— —又给自己上了一课。俗话说的“大智若愚”,这不就是活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