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马努尔·法蒂玛 (翻译:裴道芳) - 发表于: 2020年01月01日 | ENG (English)
帕尔玟·夏奇儿路因道路两旁美丽的树木,和周边安静的环境而被誉为伊斯兰堡最美丽的道路之一。伊斯兰堡的人们说,春天的道路之美就像帕尔玟·夏奇儿的话语之美。今天的许多年轻人却并不知道帕尔玟·夏奇儿以及她的作品,也不了解她对乌尔都语文学的贡献。在现代,作为一名女性,尤其是当更多的女性在思考做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的时候,我们重温她的著作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帕尔玟·夏奇儿1952年11月出生于卡拉奇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成年后,她做了九年教师,然后进入巴基斯坦海关,当了一名公务员,并于1986年成为联邦税务局的第二任秘书。那时她已经用乌尔都语和英语发表过一些著作,其中最著名的诗集有1976年的《芬芳》,1980年的《万寿菊》,和1990年的《自言自语》。
但夏奇儿的个人生活却是一个悲剧。她的家人价值观念十分保守,根本无法接受夏奇儿已经成长为一位真正的诗人这个事实。她的婚姻生活也很不幸。虽然与丈夫育有一子,但婚姻以痛苦的离婚而告终。发生在1994年的一场致命的车祸,更是直接导致了夏奇儿的生命戛然而止。
夏奇儿的诗歌是加扎尔式的自由形式。文学学者C.M.奈姆先生解释说,自由形式的诗歌可以让读者通过作家描述事物的方式洞察作家的思想。但加扎尔式的诗歌要求采用较少的文字来表达出较深的震撼力。夏奇儿在这两方面做得都很出色。当时在乌尔都语中已经涌现出一批女作家,他们用文学形式描绘和展现了二十世纪初的南亚次大陆女性的形象,而夏奇儿则用她独特的技巧讲述了作为一名现代女性的亲身感受。
在她的诗歌《芬芳》里,夏奇儿不是从一个成年女性的视角来写作,而是作为一个小女孩的形象出现。诗歌里充满了天真、俏皮和无尽的魅力。在《芬芳》的篇首这样写道:“当微风轻吻着花朵,芬芳就产生了”。对这句诗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夏奇儿的魅力就像花儿的芬芳,需要另一种力量也就是在微风的吹拂下才散发出来。对于夏奇儿和当时其他女性诗人来说,爱情就是那种必须要坚持,要去追求的永恒的力量。
随着夏奇儿文笔的逐渐成熟,读者可以观察到她的文风从一个年轻女孩向往爱情发展到一个成熟女人对社会问题的深思,以及忧国忧民的的那种转变过程。这种思想上的成熟从她诗中修辞方式的变化可见一斑——以前,她喜欢取大自然中的元素作比喻,而后来则更多地使用与社会问题相关的隐喻。不过,她的字里行间始终一如地保持着她标志性的浪漫风格。
夏奇儿在大学时攻读的是英国文学学位,从她的诗歌中也可以看出来英国文学对她的影响。她的诗歌《我们都是浮士德博士》就是对一部经典德国戏剧的致敬。原著讲述了一位博士如何为了获得世界上所有的知识而与魔鬼打交道的故事。夏奇儿的诗描述了现代社会的人们如何贪婪地追逐欲望,却并不能去面对他们行为产生的后果。
夏奇儿的诗歌不仅仅描写作为女人的经历,还突出了当代女性看待社会的独特方式。她为巴基斯坦新兴都市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的许多职业女性,都能从她诗中那些被过去传统的枷锁束缚、却同时对未来的进步感到希望的女性形象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今天的年轻女性可以从她的诗歌中感受到,夏奇儿如何炉火纯青地运用乌尔都语,如何将优雅精致和磅礴大气融和一体的写作技巧。